摘要
<正>北宋文学家张舜民在《跋百之诗画》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当诗不再配乐而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之后,我们讨论诗和乐的关系,也许可以这样说:乐是有声诗,诗是无声乐。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乐有志,声有容。”他认为在音乐里不仅可见乐师的怀抱,乐师的风采也宛在目前。“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让我们体会到了乐师的超迈绝伦;“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让我们看到了乐师的洒脱出尘。化“无形”为“有形”,本就是大诗人天生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