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实体肿瘤,其发病机制主要与KIT、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相关[1-2]。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和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GIST进入外科手术联合靶向药物的综合治疗模式[3-5]。尽管靶向治疗可显著改善GIST患者预后,但由于靶向药物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个体差异大,部分患者可因药物暴露量低导致耐药发生或疾病进展[6-7]。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中国药学会;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