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选择96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41例,肝转移瘤26例,良性病变29例。并选择同时期20例体检显示肝脏健康者的检查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MRI检查。观察不同肝局灶性病变的DWI图像特征,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ADC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DC值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效能。结果 DWI图像表现,原发性肝癌病灶呈弥散受限,表现为团块状、均匀或不均匀结节状高信号;肝转移瘤病灶明显弥散受限,表现为环状高信号,中央稍低信号;肝血管瘤病灶呈均匀高信号;肝囊肿病灶信号稍高于正常肝实质。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的ADC值分别为(0.94±0.15)×10-3mm2/s、(1.08±0.16)×10-3mm2/s,均低于正常肝组织的(1.50±0.15)×10-3mm2/s,且原发性肝癌的ADC值低于肝转移瘤,良性病变的ADC值为(2.66±0.33)×10-3mm2/s,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截断值为0.91×10-3mm2/s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373,对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8%、88.5%。结论不同肝局灶性病变的MRI的DWI图像特征和ADC值存在差异,两者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单位辽河油田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