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书学文献中,书法的神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书法的精髓、内核,而形体、结构则被视为书法的基础、形式。但是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须从基础、形式起步。因此,历代都有关注书法基础学习的文献。而明代这类文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拨镫法”的重新阐释,对笔画、间架结构的细致辨析,出现了一本知识点较为全面的书法蒙学教材《童学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