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苏智良也曾指出:“好的历史课常常表现为教师在史料实证基础上,通过娓娓道来的叙事呈现历史意蕴、力量和温情。”[1]但如何将行云流水的历史叙事与严谨周密的史料实证应用于历史课堂中并与学生认知有机融合,不仅是教学难点,也是发掘历史学科营养、滋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攻坚问题。因此近年来许多一线教师对此展开理论或实践探索,但笔者发现关于史料实证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史料运用过度,历史课堂变为了史料的堆砌,导致历史学习失去生命力与活力;二是史料解读缺乏科学性,致使历史教学缺乏历史味道;三是史料脱离了学情,过难或过易的史料使历史教学缺乏思辨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