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发病后的心理状况,并探讨心理状况对该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89例,采用SCL-90心理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发病后的心理状况,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心理异常组和心理正常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入院时骨折严重程度,出院后6个月来院复诊再次进行ADL评分,并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进行比较。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SCL-90评分发现心理异常者58例(其中焦虑者21例,抑郁者37例),心理正常者131例。心理异常组和心理正常组患者入院时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ADL评分比较[65(60,75)分vs 80(70,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lan-Meier(卡普兰-迈耶)分析发现心理异常组患者1年死亡率明显高于心理正常组(17.2%vs 6.9%,log rank=5.029,P=0.025)。应用COX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骨质疏松严重程度、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并发症、出院后是否选择正规康复以及ADL评分等因素后,仍显示心理异常组患者1年死亡率高于心理正常组(OR=0.250,95%CI 0.0680.909,P=0.035)。结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与骨折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骨折6个月后的转归及1年死亡率与心理状况有关,故针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须重视其心理状况,及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必要时药物干预。
-
单位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