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大庆龙南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72例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对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细胞粘附分子(VCAM-1、ICAM-1)、氧化应激(SOD、CAT、MDA)水平以及NF-κB的mRNA、GLP-1的mRNA表达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SOD、MDA、CAT、VCAM-1、ICAM-1、VAG水平以及NF-κB的mRNA、GLP-1的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G、HbA1c、MDA、VCAM-1、ICAM-1水平及NF-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SOD、CAT水平及GLP-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FPG、2 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临床效果显著,且利拉鲁肽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实现。

  • 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 大庆龙南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