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临床特征与综合治疗分析

作者:张大景; 蓝静; 宗轶; 郑伟琴
来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1): 3-6.
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16.11.002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FAP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病史、心理评估和肛管直肠生理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随访情况。结果:55例FAP患者,临床诊断慢性肛门直肠痛41例,痉挛性肛门直肠痛14例。31%的患者伴有精神心理障碍,33%的患者伴有排便困难,46%的慢性肛门直肠痛患者合并肠易激综合征,痉挛性肛门直肠痛的肛管静息压高于慢性肛门直肠痛患者。疼痛部位73%位于肛管,76%的患者描述疼痛为坠痛、压榨性,平均持续时间为10 min(5 s60 min),疼痛可发作在白天(42%)和夜间(22%)。31例(56%)患者采用平躺放松和温水坐浴可缓解,30例(55%)患者坐位、排便、情绪紧张时加重。42例患者采用以生物反馈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盆底肌电刺激、心理干预和温水坐浴),总有效率69%。结论:FAP以女性和慢性肛门直肠痛多见,常伴有心理障碍和其他盆底功能障碍,慢性肛门痛患者又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排便困难或肠易激综合征的FAP患者疗效明显,同时个性化心理干预、电刺激和温水坐浴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单位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