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学的人民性概念最早出现在俄苏文学理论中,苏俄文学中最初的人民性概念含有较强的民粹主义倾向,经由别林斯基对其重新阐释后,人民性区别于民族性,它所关注的是底层民众的利益、情感和要求。人民性这一概念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它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却与我国古典文学相互融通,挖掘古典文学中的人民性理论资源,应该回到历史场域中,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民性,客观地看待其局限性。文学批评的人民话语模式自形成以来,对我国文学批评界产生的影响表现在: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我国文坛的主流,人民性的文学观念深入人心;文学的意识形态复杂性卷入争论的漩涡,学界对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的思考逐渐趋于理性;文学的观念逐渐走向多元和开放,文学话语的公共空间逐步建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