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次髎穴注射甲钴胺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SCF/C-kit通路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注射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咬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穴位注射组大鼠通过改良Allen’s法制作T10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穴位注射组于次髎穴直刺15 mm注射甲钴胺,0.1 mL/次,1次/d,左右交替,共干预28 d。HE染色观察膀胱组织和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RT-qPCR检测膀胱SCF mRNA、C-kit mRNA、JAK2 mRNA、STAT3 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膀胱组织SCF、C-kit、JAK2、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组织黏膜层可见上皮细胞变性脱落,胞质空泡化,固有层可见较多毛细血管淤血扩张,伴有少量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结缔组织排列疏松;肾皮质可见多处肾小管萎缩,伴有结缔组织增生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膀胱组织中SCF、C-kit、JAK2、STAT3的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注射组大鼠膀胱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减少,固有层局部可见水肿,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肾皮质中未见肾小管萎缩,未发现有结缔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穴位注射组大鼠膀胱组织中SCF、C-kit、JAK2、STAT3的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次髎穴注射甲钴胺可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膀胱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降低了膀胱组织中SCF、C-kit、JAK2、STAT3的表达。
-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