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我国登革热暴发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和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及病媒生物监测系统上报的登革热发病及媒介监测数据, 描述登革热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应用Excel 2010和SPSS 20.0软件整理数据和分析, 采用ArcGIS 10.5软件绘制地图。结果 2015-2018年全国累计报告登革热暴发111起, 共涉及病例12 490例, 占全国病例总数的73.7%。暴发集中在广东(77起)、云南(14起)、浙江(8起)和福建(8起)4省份, 共累及85个县(区)。暴发集中在5-11月, 病例≤10例的小规模暴发多于30 d内终止(28/34, 82.4%), 较大规模暴发多持续数月, 于10-11月终止。登革病毒1型和2型为我国登革热暴发的主要流行株。疫情主要发生在人口密度大、卫生环境差的区域。主要暴发省份病例的年龄和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登革热暴发呈地域扩散、甚至向高纬度扩散态势, 不同省份暴发特征各异, 总体分为口岸型、乡村型和城市型, 各省份应针对性调整防控策略。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