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化合理用药管控背景下,中成药制剂在儿科应用的情况,评价此类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方法:医院儿科2022年实行多元化合理用药管控,将2021年设为实施前(常规干预),2022年设为实施后(多元化合理用药管控),随机抽取两个时期使用中成药的患儿各2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排前10位的中成药处方、中成药处方的临床诊断情况、排前10位的中成药联合用药情况。2021年调查了8 235张中成药处方,2022年调查了9 272张中成药处方,比较不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后儿科开具的中成药处方中,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最多,分别为29张(占14.50%)和31张(占15.50%);中成药处方对应的疾病诊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构成比最高,分别为49张(占24.50%)和52张(占26.00%);急性支气管炎排名第二,分别为43张(占21.50%)和40张(占20.00%)。实施前后中成药处方中联合用药以愈酚甲麻那敏糖浆构成比最高,分别为64张(占32.00%)和61张(占30.50%);氨溴索排名第二,分别为51张(占25.50%)和55张(占27.50%)。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2021年为41张(占0.50%),2022年为28张(占0.30%),两年比较,χ2=4.263,P=0.039<0.05。中成药处方中发生不良反应的2021年为23张,发生率为0.28%(23/8 235);2022年为13张,发生率为0.14%(13/9 272),两年比较,χ2=4.112,P=0.043<0.05。结论:基于多元化合理用药管控背景下,医院儿科2022年的中成药应用比较合理,相较于2021年,合理用药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