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5岁以下喘息儿童血液中KL-6及PAI-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5岁以下有喘息症状的儿童198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API评分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API(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组(n=104),API阴性组(n=94)。两组患儿在第14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博利康尼雾化吸入,第4周后仅使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评估记录各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时各时间点哮喘症状评分,并检测血液中KL-6及PAI-1的表达水平。结果 API阴性组中,各时间点KL-6、PAI-1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I阳性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KL-6及PAI-1的表达逐渐降低(P<0.05),且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KL-6及PAI-1的表达显著高于API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周的KL-6及PAI-1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哮喘症状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12周哮喘症状评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I阳性组治疗后4、8周哮喘症状评分显著低于API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哮喘症状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岁以下喘息儿童血液中KL-6及PAI-1的表达呈动态变化,与哮喘症状评分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