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同部位遗址土的盐分、含水率、粒径及微观结构均有一定差异,合理制作遗址土试样是确定遗址土力学特性的关键。本文通过力学性能、SEM测试及数值模拟分析,综合探究水样、粒径、击实功、初始含水率等因素对遗址土力学性能及颗粒结构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样对遗址土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纯水制作的土样抗压强度比原状水制作的土样的强度大15%。随着含水率的增加,0.074mm至2mm粒径试样的强度在增加,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而0mm至2mm粒径和0mm至0.074mm粒径的试样强度在减小,减小率分别为6%与8%。试验用土的最佳击实功为804kJ/m3,相应的击实次数为每层击实33次。SEM结果发现使用原状水制作的土样比使用纯水制作的土样微孔隙多且具有不同的孔隙特征,其中圆形孔隙多出现于纯水制作的土样,不规则条状孔隙多出现于原状水制作的土样。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纯水试样与原状水试样裂隙发展部位、路径不同,纯水试样裂隙演化路径较为清晰,遗址土样裂隙开始于初始缺陷多的部位。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土遗址的病害机理和安全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