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TRIP钢在原位拉伸过程中应力迫使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应力松弛,断裂被延迟。整个变形过程中,试样加载后,先在铁素体内部产生滑移带,滑移带的方向与拉应力的方向约成45°;TRIP钢裂纹源首先在V型缺口与夹杂物处产生,然后扩展并连接,且裂纹的走向经常产生转折,即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裂纹的尖端被钝化。利用EBSD技术,分析了未变形与断裂后钢板残余奥氏体的分布与稳定性,发现小尺寸和分布在铁素体内部的残余奥氏体比较稳定。
- 单位
TRIP钢在原位拉伸过程中应力迫使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应力松弛,断裂被延迟。整个变形过程中,试样加载后,先在铁素体内部产生滑移带,滑移带的方向与拉应力的方向约成45°;TRIP钢裂纹源首先在V型缺口与夹杂物处产生,然后扩展并连接,且裂纹的走向经常产生转折,即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裂纹的尖端被钝化。利用EBSD技术,分析了未变形与断裂后钢板残余奥氏体的分布与稳定性,发现小尺寸和分布在铁素体内部的残余奥氏体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