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从行、知、言三域重新审视副词“才”的四种用法并梳理了“才”的不同语义之间的引申路径。文章证明,由“草木之初”引申而来的“数量少”和“时间近”义赋予“才”主观小量语义特征,属于“才”在“行域”的使用。“才”表逻辑关系用法属于知域,可以总结为:标示使q成立的唯一或最低条件p。这是从表示数量和时体的行域到表示逻辑关系的知域的隐喻投射。“才”的语气用法主要表现为实现反驳、声明等交际意图的言语行为,属于言域,与“才”在知域的表达逻辑关系用法具有内在一致性,即都肯定强调某一观点(条件),否定排除另外的观点(条件)。采取这一思路可以有效抓住“才”的核心意义,解释“才”看似矛盾的用法以及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