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南鲌(Culter recurvicep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经济鱼类,由于受到近些年水利开发、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资源量快速下降,亟需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为保护和合理开发海南鲌种质资源,本研究采集了华南地区23个地理群体207尾海南鲌样本,测定了2个线粒体基因(Cytb和ND2)并从BarcodeofLifeDataSystem数据库获得相对应线粒体COI基因,结合多种分析方法(系统发育分析、分化时间估算、单倍型网状图、群体遗传分析和Mantel检验)对海南鲌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展开研究。系统发育分析和单倍型网状图表明华南地区海南鲌群体被分成3个谱系(I、II和III),其中谱系I和III由珠江的群体组成,谱系II由海南岛的群体组成。分化时间估算发现3个谱系之间的分化时间介于0.028–0.251Ma之间,表明华南地区更新世气候变化可能是造成海南鲌谱系分化的重要原因。群体遗传分析发现海南鲌群体之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511,P<0.001),并且符合距离隔离模式(R=0.348,P=0.0010)。群体动态历史分析表明,海南鲌群体可能在0.010–0.025 Ma经历了群体扩张,表明更新世的气候波动也影响了海南鲌的群体大小和分布。综上所述,海南鲌群体由3个谱系组成,更新世气候变化是导致3个谱系分化和影响海南鲌群体动态历史的重要因素。此外,海南鲌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也可能受到了空间距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