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结肠炎类病,中医认为其病变主要责之于脾胃。此类病变多呈慢性过程,治疗方法颇多,但综观其所用方药,无论虚实皆以调理脾胃、佐以化湿为主旨。而在具体的用药过程中,又常以寒温并用之法治疗,如以黄连、黄柏、栀子、柴胡类性寒之药配伍白豆蔻、半夏、吴茱萸、砂仁等温热药,究其原因实与此类疾病的病机密不可分。脾为中土,其治如衡,宜寒温相配,以制性存用。且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为太阴,其气易虚易寒,胃肠为阳明,受邪易实易热。加之木郁不达,湿邪浸淫,更易见寒热错杂之证。又湿邪乃脾土之气,其为阴邪非温不解。本文拟对慢性胃肠病寒温并用法的病机进行阐析,旨在为慢性胃肠病的辨证用药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