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藻类去除水产养殖水体的营养盐是一种高效生态的方法,但一直面临藻类最终移除困难的问题,而人工湿地是去除藻类以及氮磷污染物的有效途径。文中分别开展调控人工湿地表面水力负荷(HSL)和进水藻密度的试验以及静态试验,探究菌藻生物体在人工湿地基质内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规律,探究人工湿地对菌藻生物体及氮磷的最终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耕植物型人工湿地能高效去除菌藻生物体,对小球藻的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95.8%,菌藻生物体在基质内的前端分布较多,在不同层的分布情况与水平位置有关。静态试验进行至15 d时已经表现出很好的脱氮效果,生物质氮去除率达96.5%,总氮去除率达92.7%。湿地系统在进水藻密度一定、HSL为0.1 m3/(m2·d)时,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其总氮、氨氮、总磷、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79.2%、78.9%、21.7%、85.2%;在HSL一定、低进水藻密度下,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其总氮、氨氮、总磷、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85.8%、72.1%、40.2%、70.8%。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