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言路关乎政纲国本与兴亡治乱。宋代承继先秦以降“王道-仁政-民本-言路”一体同构的思想与制度遗产,创生了以“不杀言事者”为伦理底线,以“共定国是”为建制目标,以“异论相搅”为协商手段,以“道理最大”为规范基准的言路观念。在此观念导引下,两宋全面铺展谏院独设、台谏合一、风闻言事、给舍封驳、百官轮对、登闻鼓制等言制建设,形塑了贯通决策与权力运施全过程的协商性政治安排。宋代言制成就光耀古今,但也遭遇了至今仍然待解的历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