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内蒙古地区不同煤阶的典型煤储层吸附性特征,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二连盆地白音华煤田、海拉尔盆地牙克石-五九煤田3个代表性地区的煤样,进行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平衡水法等温吸附测试。结果表明:(1)在各自储层温度条件下,牙克石-五九煤田长焰煤吸附能力最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高阶煤次之,白音华煤田褐煤吸附能力最小。(2) 3个煤样吸附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存在一个吸附性影响大的敏感温度,其敏感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牙克石五九煤田、白音华煤田。(3)煤化过程中羟基和羧基官能团数量的变化及应力压实作用是煤储层吸附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4)敏感温度的差异与煤变质程度、孔隙结构紧密相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变质达到贫煤阶段,煤储层为连通性差、纳米级孔隙优势发育型储层,其吸附性敏感温度高;牙克石-五九煤田,煤变质达到长焰煤阶段,煤储层为连通性较好、纳米级优势发育型储层,其吸附性敏感温度中等;白音华煤田,煤未变质,处于褐煤阶段,煤储层为连通性好、纳米级—微米级孔隙均等发育型储层,其吸附性敏感温度低。该研究成果为探索煤储层改造提供了其他的可能性,不再局限于压裂改造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