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足三里”穴区羊肠线埋入后局部巨噬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埋线后穴位局部初始应答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羊肠线埋线组50只、埋线针空刺组50只,羊肠线埋线组、埋线针空刺组又随机分为干预后8 h, 3、7、14、21 d组,每组10只。羊肠线埋线组进行“足三里”羊肠线埋线1次,埋线针空刺组进行“足三里”空刺1次。对应时间点采集各组“足三里”穴区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穴区巨噬细胞CD68的表达,ELISA法检测“足三里”穴区组织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与同时点空白组比较,羊肠线埋线组埋线后8 h, 3、7、14、21 d穴区组织TNF-α、IL-1β含量及巨噬细胞CD68表达均升高(P<0.05);埋线针空刺组TNF-α含量空刺后8 h、3 d升高(P<0.05),IL-1β含量在空刺后8 h, 3、7、14 d升高(P<0.05),巨噬细胞CD68表达在空刺后8 h升高(P<0.05)。与同时点埋线针空刺组比较,羊肠线埋线组3、7、14、21 d穴区组织IL-1β含量及8 h, 3、7、14、21 d TNF-α含量、巨噬细胞CD68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大鼠“足三里”实施羊肠线埋入后,局部巨噬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发生变化,羊肠线为引起“足三里”穴区微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埋入后引起的局部免疫炎性动态变化可能参与了埋线后穴位局部初始应答。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