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涌现的大批"艺术村落"成为发展乡村经济和承载乡土文化的重要渠道。文章以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村和衡水市周窝村两个"艺术村落"的产生、发展与运营为例,发现"艺术村落"带有保留地域特色、吸收外来力量、满足市场需求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特点。与此同时,也存在商业化的侵蚀、行政力量的控制、发展经济的压力、与京津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只有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作用,合理定位政府功能,充分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借助京津力量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才能兴利除弊,取得艺术村落的长久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