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局部肌肉含量与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肌少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观点和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科治疗的350例60岁及以上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Q1、Q2、Q3、Q4组,四分位切点分别为0~<320、320~<360、360~<420、≥420μmol/L,对4组间髋部肌肉和脊柱肌肉占比、血脂等进行比较。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血脂等混杂因素后,用偏相关分析对血清尿酸水平与局部肌肉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Q4组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髋部肌肉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1),尿酸水平与髋部肌肉在总体趋势方面呈现“反J”型。脊柱肌肉含量方面,Q4组明显低于Q1组(P=0.024)。在Q4组,髋部肌肉含量与尿酸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239,P=0.006)。脊柱肌肉含量与尿酸水平在4组均未表现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60岁及以上的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局部肌肉含量,尤其是髋部肌肉含量的减少。为帮助维持骨骼肌质量及髋部肌肉含量,建议维持理想的尿酸水平,将尿酸水平控制在420μmol/L以下。
-
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