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荆芥、防风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探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利用TCMSP数据平台,以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 18为阈值,筛选得到荆芥、防风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根据相应的作用靶点,构建靶点PPI网络。利用Uniprot数据库检索中药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182个,从Genecard数据库中检索溃疡性结肠炎对应的基因3 874个,将疾病基因与中药基因取交集共115个,使用String工具对疾病与中药的基因交集进行PPI互作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疾病靶点PPI网络,建立药物成分-靶点基因-疾病关系网络,发现共有108个节点,1 882个连接,并进行网络合并,筛选核心网络,进行基因GO功能和KF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动物实验进行机制验证。基因GO功能分析提示涉及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3个方面,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转录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有关。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可能与TNF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细胞炎性因子IL-1及IL-6有关。荆芥、防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成分干预TNF信号通路及TLRs信号通路中细胞因子受体结合、降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录、抑制肠道炎症因子IL-1及IL-6的分泌等具有相关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