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尿毒症患者的贫血状况,对比采取包括血液透析在内的综合治疗取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治疗的尿毒症患者46例,患者平均年龄43. 7岁,男性占54. 3%,尿素氮下降率达标患者占91. 3%。参照国内相关专家共识给予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并合理使用铁剂及其他营养支持治疗,保证患者充分的血液透析治疗。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贫血相关临床指标,应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标准评估患者体力活动状况。比较开始透析时和规律透析6个月后的贫血相关实验室指标及患者体力活动状况评分。记录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情况。结果开始透析治疗时,患者的红细胞数为(2. 79±0. 55)×1012/L,血红蛋白为(85. 67±18. 06) g/L,血细胞比容为(25. 98±5. 12)%,血红蛋白达标比率仅为21%。规律综合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红细胞数为(3. 58±0. 45)×1012/L,血红蛋白为(109. 78±14. 66) g/L,血细胞比容为(33. 05±3. 98)%。血红蛋白达标比率升至78. 3%。患者体力及活动状况亦得到改善,通过ECOG评分显示:0级至4级例数在开始透析是分别为0例、11例、26例、8例、1例,至透析6个月时,0级至4级例数分别为5例、32例、7例、2例、0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患者维持治疗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平均用量为(8 348±3 136) IU/周,EPO抵抗指数为11. 26±5. 55。结论高原地区尿毒症患者的贫血状况更为突出,通过药物、透析、营养支持的综合治疗,贫血状况可以显著纠正。高原地区应更为重视尿毒症患者的贫血并发症。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