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的学术理论话语,多数要么扎根于西方经典自由民主主义意识形态,要么选择其对立面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包括中国革命的"群众路线"意识形态。本文试图探索综合与超越两者的道路,从历史回顾和前瞻愿想的双维来论析,介于上述二元之间的、或许可以称作"民众参与",不简单是"民主"或"群众",乃是最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和当今需要的理念、最能够代表中国自身在宪法和党章中设定的"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崇高治理目标。近四十多年来,国家已经大规模让权于人民,先是赋予农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耕地经营权,而后是通过市场经济赋予(城乡)人民在市场化了的经济中的私有创业、营业权,更是非常广泛地在治理实践中,采纳发包与承包的互动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包括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国家与社会人民之间的关系。今后国家应该更进一步朝着如此的方向来激发更强大的政府领导+民众积极参与的能量,并借此来更有效地抑制长期以来的官僚主义问题,据此来建立一个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