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作者:王凯; 段宏岩*; 于锦利; 熊芳; 乔东红; 陈顺革; 鹿雅镜; 王培馨; 孙磊; 郝鹏
来源: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 27(02): 129-132.
DOI: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21.02.007

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肛肠医院(二龙路医院)肛肠外科外三病区收治的10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缝合组(n=50,采用改良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和对照组(n=50,采用肛瘘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肛门形态及功能、创面疼痛等方面的差异,并随访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及复发情况。结果缝合组术后当天肛门VAS疼痛评分为(2.3±1.0)分,低于对照组的(5.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缝合组痊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3个月,缝合组肛门括约肌缺损宽度为(0.2±0.1) cm,短于对照组的(1.0±0.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Wexner评分为(1.6±0.9)分,低于对照组的(4.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7例(14%)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3例(6%)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与肛瘘切开术相比,改良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可提高手术疗效,且有助于减轻术后肛门疼痛以及手术对肛门形态、功能的影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北京市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