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传播的产物,是被建构出来的,带有强烈的“他构”意味。《管子》等文化典籍中的法律话语的翻译过程,本质上也是构建中国国家法律形象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管子·禁藏》篇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阐明相关语段的翻译在语气和信息量、语用身份构建、形象塑造焦点等方面的区别,从而说明两个译本对国家法律形象构建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在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中如何加强国家法律形象建构提出了具体建议。
-
单位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