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脏生物钟相关基因的昼夜节律变化在二氢杨梅素改善高脂喂养小鼠肝脏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150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普通饲料组(CON)、高脂饲料组(HFD)和高脂饲料+二氢杨梅素100 mg/(kg·d)干预组(HFD+DHM)。干预12周结束后,取小鼠肝脏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检测小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根据给予光照时刻(zeitgeber time,ZT; 8:00给予光照记为ZT0)分别在ZT18、ZT6两个时间点按照两步灌注法提取小鼠肝细胞,立即检测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每隔4 h分别提取ZT0、ZT4、ZT8、ZT12、ZT16、ZT20共6个时间点的小鼠肝脏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脏生物钟相关基因[钟基因(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ycles kaput,CLOCK),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的类似蛋白1 (brain and muscle-arnt-like1,BMAL1),周期蛋白2(period2,PER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HFD组肝脏油红O染色见组织间隙有大量脂肪滴蓄积,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高(P <0. 05),ZT18和ZT6肝细胞的基础OCR和最大OCR均显著降低(P <0. 05),肝脏组织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 mRNA和蛋白表达在ZT0、ZT4、ZT8、ZT20显著降低,PER2在ZT4、ZT8、ZT16、ZT20显著降低(P <0. 05)。二氢杨梅素干预显著抑制了高脂喂养诱导的肝脏脂肪蓄积、甘油三酯的升高以及肝细胞ZT18和ZT6的基础OCR和最大OCR的降低(ZT18显著高于ZT6),并且明显拮抗高脂诱导的肝脏生物钟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二氢杨梅素干预可部分恢复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生物钟相关基因表达节律紊乱,进而改善肝脏脂代谢。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