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C3-4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研究

作者:丁琛; 洪瑛; 龚全; 李涛; 马立泰; 王贝宇; 邓宇骁; 刘浩
来源:颈腰痛杂志, 2016, 37(01): 8-12.
DOI:10.3969/j.issn.1005-7234.2016.01.002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治疗C3-4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2010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采用ACDR治疗C3-4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例,含C3-4的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使用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16例,使用Discover人工椎间盘5例;男14例,女7例;年龄35-60岁,平均42.8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7例,混合型6例;术前病程12-60个月,平均27.6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脊髓功能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临床疗效,在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观察假体稳定性并测量C3-4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的前凸角,在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测量C3-4节段屈伸活动度。结果 2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8.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均明显改善,SF-36躯体及心理评分、JOA及NDI评分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置入的假体均保留了活动度,无假体沉降或移位。C3-4节段FSU的前凸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C3-4节段屈伸活动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术后4例患者出现咽部不适,2例患者出现C3-4节段周围的异位骨化。结论 C3-4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中期临床效果良好,维持了手术节段的生理曲度,且人工椎间盘在C3-4节段仍能保持较好的活动度。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