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指示大气重金属铅沉降的机制和采样策略优化

作者:冉江游; 叶丽; 黄帅; 陈园园; 汪艳敏; 周伟; 张世熔; 徐小逊; 邓欧平*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3, 41(03): 471-480.
DOI:10.16036/j.issn.1000-2650.202207220

摘要

【目的】旨在探究苔藓对大气重金属铅(Pb)沉降的响应机制,优化苔藓指示大气污染的采样策略。【方法】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连续监测成都平原城乡过渡带的大气重金属Pb沉降和苔藓Pb浓度,分析了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响应关系,并探讨了苔藓指示Pb沉降的最佳采样季节和频率。【结果】研究区大气Pb年沉降通量和苔藓Pb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29±0.04) mg/(m2·a)和(18.50±0.65) mg/(kg·a)。大气Pb沉降通量与苔藓Pb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基本一致。时间上表现为夏季通量和浓度最高、春季最低,但Pb沉降月最大值比最小值大一个数量级(11.30~21.01倍),而苔藓Pb浓度月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80~3.44倍;空间上,沉降通量和苔藓浓度均表现为乡镇-农区最高、林区最低。研究区苔藓Pb浓度与不同累积时长(1-12月)的大气Pb沉降累积通量的相关性显著(P<0.05);短时间累积尺度下(1-3月),只有林区-农区与林区监测点的相关性极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上述两个监测点,发现夏季(8月)、秋季(9、10月)与冬季2月的监测相关性显著(P<0.05);当累积时间超过3个月后,所有监测点两者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结论】苔藓能够监测大气Pb沉降,但更适合人为扰动较少的区域,最佳采样季节为夏秋季,即苔藓生长季节,如需在Pb沉降强度较高的区域开展苔藓监测,还需要筛选耐受和富集能力更强的苔藓品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