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州话中与“葡萄”等义的“提子”随新品种的引入而借入普通话后,形成了普通话中“提子—葡萄”的对立,说明与目标语现存词等义的词语借用会引起库藏效应,相似现象还有“车厘子—樱桃”“奇异果—猕猴桃”“布林—李子”等。等义词借用在特定社会文化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并且在词库中物尽其用,使词汇范畴切分进一步细化,避免等义现象造成的词库资源浪费。这与形态学研究中基于避免等义原则的词汇系统非单调性现象和库藏类型学物尽其用原则一样,都体现了语言经济性原则。等义词借入所造成的借入方基本层次范畴的更细切分在作为文化要素源头的借出方中的缺失,说明词汇范畴的粗细并不完全由文化要素的丰约和认知程度的深浅所决定,库藏结构对语义范畴化具有很大的反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