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敦煌之行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作者:张重岗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2014, (03): 161-174.
DOI:10.15990/j.cnki.cn11-3306/g2.2014.03.041

摘要

张大千的一生有两个重要选择:一是敦煌之行,二是海外之旅。两次均在绘画史上留下了深的印迹。对敦煌壁画的临摹和研习,使得他对中国的文人画传统作了反省。他所说的"中国绘画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民族活力衰退史",指的就是文人画传统在演变中逐渐陷入困境的进程。基于这样的感触,张大千自设的使命是在绘画上重新激发民族的活力。在他心目中,敦煌壁画不仅仅是单纯的画艺而已,实则具有在绘画史上补偏救弊的重大意义。张大千绘画有三阶段之说,即师古、师自然、师心。在以古人和造化为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心体悟,在本源上主导着绘画之为艺道的境界和内涵。晚年他在海外对减笔破墨、泼墨泼彩的尝试,加深了对绘画之道的领悟。在此基础上,他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复兴之路做出了自己的诠释。他推崇精神气韵,也重视学问法度。从石涛、八大出发,张大千逆溯而上,梳理出绘画史上的两条脉络:一是承接陈淳、徐渭表达精神气韵的一路,一是以董其昌为轴、上接宋元传统的重视学问法度的一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