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索紫色土区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各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选取不同治理措施的径流小区,采集芒萁和土壤,分析芒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各器官总C含量较为均匀;全N、全P差异均较显著,总体表现规律均为叶片>枯叶>叶柄>地下茎根。(2)芒萁各器官间C/N总体表现为地下茎根>叶柄>枯叶>叶片;N/P总体表现为枯叶>叶片>叶柄>地下茎根;C/P不均匀,总体表现为叶柄和地下茎根较高,叶片较低。(3)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各器官养分仅有P与根际土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说明在不同治理措施下限制芒萁各器官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土壤P。本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 单位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