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于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15日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连续收治的1 183例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 收集临床资料、病毒基因分型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回顾性分析肝功能损害的基本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Pearson相关性检验, 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125例(10.6%)患者基线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和60例(5.1%)基线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异常, 其中33例(2.8%)患者接受了保肝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损害通常较轻, 其中奥密克戎突变株肝功能损伤更轻。ALT升高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有所升高[(6.96±1.78)×109/L比(6.41±1.96)×109/L, P=0.005 2];CT提示肝脏密度减低的比例显著升高(2.4%比0.3%, P=0.018 0);AST升高患者中, 超敏C反应蛋白[(7.83±22.36)mg/L比(2.68±6.21)mg/L, P=0.007 8]、D二聚体水平[(0.34±0.39)μg/ml比(0.31±0.75)μg/ml, P=0.047 5]高于正常组。26例患者入院时肝功能正常, 病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另有8例患者入院时肝功能有异常, 治疗过程中进一步进展。肝功能进展患者显著影响康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基线体质量指数值[比值比(OR)=1.80, P=0.047)]、非奥密克戎病毒株(OR=12.63, P=0.046)、D二聚体(OR=2.36, P=0.047)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OR=1.03, P=0.009), 以及入院后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乌司他丁者(OR=6.89, P=0.034)肝功能进展风险较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部分存在肝功能受损, 奥密克戎突变株相关的肝功能异常相对少见。新型冠状病毒诊疗中需对肝功能进行评估, 尤其是对基线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升高, 或入院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乌司他丁的患者。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