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蔡元培与冯友兰都认为最终取代宗教的是哲学,但他们走出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路径:一条是以哲学为基础的美育路径;一条是从诗歌走向哲学的宗教进程。然而,在信仰坐标的观照下,他们的宗教观亦存在着差异:就宗教思维方式而言,蔡元培偏重感性,冯友兰侧重理性;在自由层面上,境界自由高于美育自由;在塑造理想人格中,蔡元培力图培养"完整的人",冯友兰主张追求天地境界,朝着"圣人"目标迈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