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丽江洞经音乐由原来的"道教音乐"先后嬗变为"文人音乐""雅乐""丽江古乐""纳西古乐"等不同名称,从中折射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对这一族群艺术身份的不同定位。从丽江洞经音乐的本土化最终结果来看,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融合与认同,既有利于消除社会阶层的对立与族群鸿沟,也有利于族群及其文化的重构与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由此也阐明了洞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在族群文化重构中的意义与功能。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