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按血栓风险等级实施护理干预对血栓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患者540例, 使用相同的血栓风险评估表筛查风险等级, 按血栓风险等级中的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分别排序号, 再按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70例, 每组各风险等级90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依低、中、高风险等级,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逐级增加特定电磁波、红花酒精外敷护理措施, 2次/d, 连续14 d。护理干预结束, 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发生时间、发生率及FIB、D-D、PT、APTT的变化。结果血栓发生时间, 观察组为43 d, 较对照组11 d后移;观察组血栓发生率(1.85%)低于对照组(12.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低风险者观察组及对照组FIB、D-D、PT、APTT指标, 护理干预后较干预前稍降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风险及高风险者FIB、D-D指标, 两组均有降低, 观察组降低明显;PT、APTT两组均有升高, 观察组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按血栓风险等级给予递进式活血化瘀护理干预, 能降低血液高凝状态, 延迟血栓发生时间, 降低血栓发生率。
-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