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同教材评价主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且非均衡存在的。评价主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基于自身的认识来评价教材质量。评价主体的利益需求、目标偏好,甚至审美品位的差异都会影响教材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培育教材评价主体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全教材评价主体差异整合的制度体系、加强教材评价主体的专门培训、搭建教材评价主体差异整合的技术平台等,能够在“最大公约数上”整合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差异,构建有利于教材质量提升的教材评价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