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降低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孕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以及改善新生儿分娩结局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GBS感染患者共8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围产期常规干预,观察组则根据药敏试验予以早期干预,服用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并在产前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比较两组患者宫内感染、晚期流产、胎膜早破和早产发生率、新生儿GBS感染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与窒息发生率等,记录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宫内感染、晚期流产、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分别为0.00%(0/40)、2.50%(1/40)、7.50%(3/40)、5.00%(2/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3.914、4.501、5.165,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GBS感染率、窒息率分别为(3468±64)g、(9.15±0.24)分、2.50%(1/40)、0.00%(0/40),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或χ2=4.683、4.037、5.001、4.211,P<0.05)。观察组围产期内未见用药不良反应。结论为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提供早期干预,可以降低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晚期流产的发生率,改善新生儿分娩结局,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