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模式对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放射性损伤和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61例,将纳入研究的食管癌患者按不同放疗模式分为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ENI)组和累及野照射(IFI)组,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理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绘制两组患者根治性放疗后3年的生存情况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根治性放疗后3年的肿瘤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结果研究共纳入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61例,其中男103例(63.9%),女58例(36.1%),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5.1±13.4)岁,中位年龄57岁,平均体重指数(22.3±3.1)kg/m2。所有患者按不同放疗模式分为ENI组98例(60.9%)和IFI组63例(39.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I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59.2%)高于IFI组患者(44.4%)(P=0.043),161例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1年、3年、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6%、65.4%、45.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5.4%、40.2%、26.7%,总生存率分别为82.3%、75.8%、61.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NI组患者根治性放疗后1年、2年、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高于IFI组患者(P=0.035,0.032,0.049)。结论 IFI模式能相对减少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风险,但ENI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使患者生存获益。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