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标准化淋巴结清扫及标本规范化取材对判断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及TNM淋巴结分期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医院普通外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因胰头导管腺癌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 按照《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行标准范围的根治性手术, 由术者根据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对新鲜切除标本行淋巴结分组取材, 该组纳入33例, 年龄(59.8±15.2)岁。同时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因胰头癌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病理学报告, 并由病理科基于固定标本取材, 共纳入29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57.0±13.0)岁。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清扫达标率及转移阳性率;结合AJCC第7版和第8版, 分析规范化取材对淋巴结分期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值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8.9)枚比(12.9±5.9)枚, t=0.653, 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15枚的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8%(27/33)比34.5%(10/29), χ2=14.373, P=0.000]。研究组第17a+17b、14a+14b、8a+8p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6.4%(12/33)、30.3%(10/33)及9.1%(3/33), 第14组和第8组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 P=0.030)。由于第8版N分期的调整, 研究组有2例(6.1%, 2/33)从ⅠB期升为ⅡA期, 同时有7例(21.2%, 7/33)从ⅡA期降为ⅠB期;有5例(15.2%, 5/33)从ⅡB期升为Ⅲ期, 占所有ⅡB分期的25.0%(5/20)。结论由于解剖特点和转移率高, 第14组淋巴结应作为第1站淋巴结常规清扫。标准化淋巴结清扫后由术者对新鲜标本进行的规范化取材, 可显著增加淋巴结检出量, 有助于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
-
单位北京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