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无创诊断与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59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中医证型、血常规、肝功能、Fibroscan肝脏硬度值(LSM)、肝胆脾胰彩超报告等,计算无创诊断模型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比值(RPR)。无创诊断与分析中医证型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无创模型对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De Long法对无创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359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可分为肝郁脾虚证(n=189)、肝胆湿热证(n=75)、瘀血阻络证(n=70)、肝肾阴虚证(n=10)、脾肾阳虚证(n=15)6种证型。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和瘀血阻络证患者除年龄外,在Alb、ALT、AST、PLT、门静脉内径和R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无创诊断在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和瘀血阻络证依次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显示LSM评估肝郁脾虚证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3种诊断方法,LSM值和APRI评估肝胆湿热证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诊断方法,LSM值和RPR评估瘀血阻滞证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诊断方法。结论:4种无创诊断与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且在诊断不同中医证型时具有不同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