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修复术后黄斑区血流特点。方法利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对特发性黄斑裂孔修复术后黄斑区的血流特点进行观察。对18例单眼患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术后进行随访。本研究将患眼纳入试验组,对侧眼纳入对照组。在确认裂孔闭合后1个月时使用OCTA对双眼黄斑区进行3 mm×3 mm区域扫描,并且使用内置软件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SCP)层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DCP)层的FAZ面积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FT)进行测量。将两组血流信息进行对比观察,并且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对两组SCP层和DCP层的FAZ面积大小与CFT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SCP层FAZ面积(0.26±0.10)mm2小于对照组SCP层FAZ面积(0.30±0.18)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CP层FAZ面积(0.32±0.16)mm2小于对照组DCP层FAZ面积(0.39±0.23)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FT(292.56±70.61)μm与对照组CFT(233.83±72.17)μm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CP层FAZ面积均与CFT存在负相关(试验组r=-0.513,P=0.029;对照组r=-0.492,P=0.038),两组的DCP层FAZ面积均与CFT存在负相关(试验组r=-0.472,P=0.048对照组r=-0.480,P=0.044)。结论黄斑裂孔修复术后视网膜毛细血管FAZ面积减小,并且与CFT大小有关。
-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