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中小学生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的要求,这不仅标志着体育学科地位的再次提升,也预示着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的目标导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的逻辑关系、学理价值、现实困境与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家校社共育"之间存在学校体育主体、家庭体育基础与社区体育辅助之间的关系;"家校社共育"学理价值在于有效拓展家庭与社区体育的功能、增强家长对学校体育支持力度;有助于构建和睦家庭与和谐社会;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的现实困境是三方主体认知程度不足、合作条件匮乏与校外指导乏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实践策略。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