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永远处于变化中。某些乡村地区,当第一产业逐渐式微,依赖农业生产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呈现废墟化。而与此同时,发展第三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话语体系以及随之产生的经济与文化因素对当地社区触染而形成新的生态。选取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泥塑(淮阳泥泥狗)"作为例证,分析泥泥狗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存续的社会环境废墟化的进程,以及这一废墟如何经过异质文化或经济因素触染而形成富有多样性与生命力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