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牛白马的传说与祭仪是契丹文化颇具特色的标志性元素,既有研究多存未尽之义。青牛白马作为盟誓牺牲的核心功能,实根植于唐代中后期契丹集团二元汇聚的来源与结构,此为其“神”,与天神、地祇的对应祭祀关系则定型于辽朝建国后的改造,此为其“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形神毕俱的青牛白马并未伴随契丹王朝覆灭而消散,而是下沉到历史的深处,借由燕地的枢纽作用,对中原、草原两大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前者以金元通俗文学为媒介,引得汉地民众多相效仿,后者则以元室北迁为契机,塑造了有明一代蒙古、满洲的盟誓面貌。在长时段历史脉络中观察消逝古族文化之升降,是这一个案所具有的典型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