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体色变异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发育特点,在(26.0±1.0)℃水温下,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和地欧酮对体质量(56.92±3.23) g的大鳞副泥鳅选育品系"赣红1号"亲本人工催产,经过14.7 h的效应时间,采用半干法人工授精,观察并记录其胚胎各时期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特征。试验结果显示,"赣红1号"平均催产率93.4%,受精率76.7%,孵化率72.3%;受精卵为沉性卵,具黏性,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平均膜径为1052.49μm;受精卵在水温(26.9±0.8)℃、溶解氧≥8.25 mg/L、pH 8.2的条件下,经历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29个发育时期,历时26.42 h开始孵化出膜,胚胎发育总积温为713.25℃·h。初孵仔鱼无黑色素,平均全长3193.42μm,肌节40节以上,心搏率72~85次/min,多沉在水底,偶作不规则短距离冲游。试验结果表明,"赣红1号"胚胎发育时序与正常大鳞副泥鳅相同,两者在出膜期表现出体色差异。
-
单位余江县宏鑫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鹰潭市渔业渔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