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TLS”模式防艾健康教育效果分析——以承德医学院为例

作者:姜瀚洋; 徐锐波; 宜安然; 李伟; 何耀文; 马骁; 杜少杰*
来源: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9, 25(09): 957-960.
DOI:10.13419/j.cnki.aids.2019.09.22

摘要

目的为了解大学新生"TLS"防艾健康教育效果,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特点的同伴健康教育模式,为学校开展防艾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校2017级大一新生中实施"TLS"模式防艾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进行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教育效果。结果教育后,大一新生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得分从(13.83±2.64)分提高到(16.72±1.93)分(P<0.001);艾滋病知识国8条综合知晓率提高了19.5个百分点(χ2=196.711,P<0.001);对艾滋病的正向态度得分从(1.99±0.89)分提高到(2.51±0.68)分(P<0.001);大一新生对该教育模式的总体满意度达98.9%。结论 "TLS"模式防艾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态度效果较好。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拔培训大学生防艾宣讲员开展艾滋病预防健康宣传同伴教育。

  • 单位
    承德医学院

全文